腎炎宜吃: 1、含維生素A、B2的食物。 2、適當食用高蛋白食物。 3、新鮮蔬菜和水果。
腎炎忌吃: 1、高鹽分的食物。 2、含脂肪過高的食物。 3、辛辣刺激的調味品。
腎炎是一種免疫性疾病是腎免疫介導的炎性反應,是不同的抗原微生物感染人體后,產生不同的抗體,結合成不同的免疫復合物,中國科學院腎病檢測研究所認為沉積在腎臟的不同部位 造成的病理損傷,形成不同的腎炎類型。
糖尿病(10%):
糖尿病也會引發腎炎,糖尿病會引發并發癥——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癥狀有蛋白尿、浮腫、高血壓等,晚期會出現腎功能損害。
消化系統病變(14%):
一些患者患有長期消化道疾病,出現惡心、嘔吐現象,經排查,發現患有腎炎。因此如果出現胃口不好、味覺障礙、惡心嘔吐、極度口渴等癥狀,要多加警惕,及時檢查,以排除腎臟功能疾病。
高血壓(10%):
高血壓和腎臟病是一個惡性循環,高血壓會引發腎炎,而腎炎又會引發高血壓。高血壓沒有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會破壞腎臟血管,引起腎臟功能的損害,甚至出現腎衰竭。此時,腎臟不能正常工作,血壓在原有的基礎上會更高。
紅斑狼瘡(20%):
紅斑狼瘡腎炎也是腎炎的一種,說明紅斑狼瘡會引發腎炎。因為腎臟是紅斑狼瘡最常侵犯的臟器,血液中大量自身抗體的產生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致病要素。當經過日曬后出現皮疹時,或反復的口腔潰瘍、嚴重的脫發、不能用抗炎、抗病毒治療的發熱等,也要考慮到狼瘡性腎炎的可能。
家族病史(14%):
部分腎炎患者有家族史,其家人也有腎炎,因此,家中有親人患過腎炎的,需要警惕,最好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
其他疾病(10%):
當皮膚出現了過敏性紫癜樣皮疹,要注意檢查尿液。一個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無論是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還是患病者,如果出現了血尿、蛋白尿,要注意檢查是否患了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性腎小球腎炎。體重超重的人或肥胖者,都有可能患上肥胖相關性腎小球病。
1、前驅癥狀:大多數病人在發病前一個月有先驅感染史,起病多突然,但也可隱性緩慢起病。
2、起。憾嘁陨倌蜷_始,或逐漸少尿,甚至無尿?赏瑫r伴有肉眼血尿,持續時間不等,但鏡下血尿持續存在,尿常規變化與急性腎小球腎炎基本相同。
3、水腫:約半數病人在開始少尿時出現水腫,以面部及下肢為重。水腫一旦出現難以消退。
4、高血壓:起病時部分病人伴有高血壓,也有在起病以后過程中出現高血壓,一旦血壓增高,呈持續性,不易自行下降。
5、腎功能損害:呈持續性加重是本病的特點。腎小球濾過率明顯降低和腎小管功能障礙同時存在。
急性腎炎的診斷
(1)急性腎炎與泌尿系感染鑒別。
癥狀不典型的急性腎炎有時僅有尿的變化,如有少量蛋白、紅細胞、白細胞而沒有高血壓、水腫、少尿等臨床癥狀體征,與泌尿系感染有相似的表現。
但泌尿系感染一般具有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尿常規檢查可發現較多的白細胞,尿細菌培養或涂片鏡檢可發現致病細菌。使用抗菌素治療有很好的療效。
(2)急性腎炎與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的鑒別。
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發作時一般有水腫及持續性高血壓等慢性腎炎病史,與急性腎炎的表現相似。但尿密度一般不高,常固定于1.010左右,并經常出現紅細胞管型和顆粒管型。腎臟體積不增大甚至縮小等。
慢性腎炎的診斷
1、慢性腎炎與慢性腎盂腎炎的鑒別
慢性腎盂腎炎的臨床表現可類似慢性腎炎,但詳細詢問有泌尿系感染的病史(尤其是女性),尿中白細胞較多,可有白細胞管型,尿細菌培養陽性,靜脈腎盂造影和核腎圖檢查有二側腎臟損害程度不等的表現。這些都有利于慢性腎盂腎炎的診斷。
2、慢性腎炎與狼瘡性腎炎的鑒別
狼瘡性腎炎的臨床表現與腎臟組織學改變均與慢性腎炎相似。但系統性紅斑狼瘡在女性多見,且為一全身系統性疾病,可伴有發熱、皮疹、關節炎等多系統受損表現。血細胞下降,免疫球蛋白增加,還可查到狼瘡細胞,抗核抗體陽性,血清補體水平下降。腎臟組織學檢查可見免疫復合物廣泛沉著于腎小球的各部位。免疫熒光檢查常呈“滿堂亮”表現。
3、慢性腎炎與原發性高血壓腎損害鑒別
血壓持續增加的慢性腎炎應與原發性高血壓伴腎損害鑒別,后者發病年齡常在40歲以后,高血壓出現在尿改變之前,尿蛋白常不嚴重而腎小管功能損害較明顯。心、腦血管及視網膜血管硬化性改變常較明顯。有的慢性腎炎患者具有頑固性高血壓,一般血壓越高,持續時間越久,則病情越嚴重,預后亦不佳。而惡性高血壓病多見于患有高血壓病的中年人,常在短期內引起腎功能不全,故易與慢性腎炎并發高血壓者相混淆。惡性高血壓病的血壓比慢性腎炎為高,常在29/17kP(200/130mmHg)或更高。但起病初期尿改變多不明顯,尿蛋白量較少,無低蛋白血癥,亦無明顯水腫。因為惡性高血壓病時的小動脈硬化壞死是全身性的,故常見視網膜小動脈高度縮窄,硬化伴有出血和滲血,視乳頭水腫,心臟擴大,心功能不全也較明顯,這些均可作鑒的依據。
4、其他原發性腎小球疾病
(1)隱匿型腎小球腎炎:臨床上輕型慢性腎炎應與隱匿型腎小球腎炎相鑒別,后者主要表現為無癥狀性血尿和蛋白尿,無水腫、高血壓和腎功能減退。(2)感染后急性腎炎:有前驅感染工以急性發作起病的慢性腎炎需與此病相鑒別。二者的潛伏期不同,血清C3的動態變化有助鑒別。此外,疾病的轉歸不同,慢性腎炎無自愈傾向,呈慢性進展,可資區別。
腎炎西醫治療
利尿:經限制水、鹽攝入后,仍水腫嚴重甚至因水鈉潴留導致心衰者,應使用利尿劑?蛇x用噻嗪類利尿藥,但對于GFR25ml/分鐘時,應選用袢利尿劑,如速尿、丁脲胺。大劑量使用時應注意其耳毒性和腎損害。還可使用小劑量的多巴胺以解除血管痙攣而利尿。避免使用汞利尿劑、滲透性利尿劑和保鉀利尿劑。降壓:積極而適當的降壓有利于增加腎血流量,改善腎功能,減少心腦血管病合并癥的發生。利尿劑的使用可降低容量負荷,從而降低血壓,還可選用鈣離子拮抗劑,如絡活喜,α受體拮抗劑如哌唑嗪,一般不需使用轉換酶抑制劑,必要時可靜脈點滴酚妥拉明或硝普鈉,可快速降壓,防治高血壓腦病的發生。降血鉀:首先應控制高鉀飲食的攝入,使用排鉀利尿藥如速尿,予葡萄糖加胰島素,口服離子交換樹脂,若上述措施均無效時,應緊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西醫治療隱匿性腎炎,控制心衰:因其發生主要是容量負荷增加,故利尿降壓是首選措施?伸o點硝普鈉或酚妥拉明。必要時行血液濾過。
1.一般治療
包括避免勞累,去除感染等誘因,避免接觸腎毒性藥物或毒物,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煙、適量運動和控制情緒等)以及合理的飲食。急性期應臥床休息,待臨床癥狀好轉后逐步增加活動量。急性期應給予低鹽飲食(每日3g以下)。腎功能正常者不需要限制蛋白質入量,但氮質血癥時應限制蛋白質攝入,并以優質動物蛋白為主。少尿者應限制液體入量。
2.針對病因和發病機制的治療
針對免疫發病機制的治療,常包括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治療。血液凈化治療如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有效清除體內自身抗體和抗原-抗體復合物。針對非免疫發病機制的治療,包括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肥胖、蛋白尿及腎內高凝狀態、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氧化應激等治療。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阻滯劑,如ACEI/ARB是延緩腎臟病進展最重要的治療措施之一。
3.合并癥及并發癥的治療
腎臟病患者常存在多種合并癥,如代謝異常、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和肝硬化等都可能加重腎臟病的進展,應積極治療。
腎臟病的并發癥可涉及各個系統,如感染、凝血功能異常、腎性高血壓、腎性貧血、腎性骨病、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急性左心衰、肺水腫和尿毒癥腦病,應積極治療。
4.腎臟替代治療
包括透析治療和腎移植。當發生急、慢性腎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時,應及時給予透析治療,而透析治療有兩種方式: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
腎炎中醫治療
【主癥】腰膝酸軟、耳鳴如蟬、足跟作痛、口燥咽干、乏力、脈細等。
【治療】活血化瘀、清熱解毒。
【方藥】如金錢草、板蘭根、敗醬草、蒲公英、當歸、丹參、桃仁、紅花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活血化瘀等功效。
第一、控制飲食結構,避免酸性物質攝入過量,加劇酸性體質。飲食的酸堿平衡對于糖尿病的治療及并發癥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飲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機活性堿的食品,少吃肉類,多吃蔬菜。
第二、參加有氧運動,適當鍛煉身體,在陽光下多做運動多出汗,可幫助排除體內多余的酸性物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第三、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過大的心理壓力,壓力過重會導致酸性物質的沉積,影響代謝的正常進行。適當的調節心情和自身壓力可以保持弱堿性體質,從而預防腎病的發生。
第四、生活要規律,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人,如徹夜唱卡拉OK、打麻將、夜不歸宿等生活無規律,都會加重體質酸化。
第五、遠離煙、酒。煙、酒都是典型的酸性食品,毫無節制的抽煙喝酒,極易導致人體的酸化,使得腎病有機可乘。日常生活中以茶為飲品除預防和改善治療腎炎外還能調節人體機理平衡,消炎抗菌,清熱解毒,增強人體抵抗力。這類中草藥茶主要有金銀花、野菊花、蟲草等。
第六、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農作物,家禽魚蛋等,要吃一些綠色有機食品,要防止病從口入。
(1)尿常規檢查。
(2)血常規檢查。
急性腎炎可有輕微貧血,血色素一般不低于10克/100毫升,白血球一般正常。但鏈球菌感染早期或合并細菌感染期白血球可增多,中性分類升高。血沉增快,可達30-60毫米/小時。
(3)腎功能檢查。
大部分患者可有一過性肌酐清除率下降,肌酐、尿素氮升高。經治療后一般能較快恢復正常。
(4)B超或CT檢查。
部分患者可見到腎臟體積增大。
(5)其他特殊檢查。
急性腎炎部分患者抗鏈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高,血清循環免疫復合物升高,血液或尿液中纖維蛋白降解產物(PDP)升高。血清總補體(cH,o)和補體C,降低。
- 食物宜忌
- 推薦食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