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黃疸是由于肝外膽管或肝內膽管阻塞所致的膽汁淤積,膽汁排泄不暢引起的黃疸。
任何原因引起膽管系統的阻塞,就會產生阻塞性黃疸。 一是良性疾病,膽管結石、膽管炎或手術后造成膽管狹窄等產生阻塞性黃疸; 另一是惡性腫瘤的病因,如膽管癌或膽囊惡性腫瘤,胰腺癌、十二指腸乳頭癌和肝癌等侵犯膽管時也可以引起阻塞性黃疸。
產生黃疸的物質叫膽紅素,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脂溶性的,另一種是水溶性的。前者可以沉著到腦神經核上,越積越多,影響神經的功能,能引起危害極大的核黃疸。核黃疸輕者會影響人的大腦,重者會危及生命。水溶性膽紅素的毒性相對小。膽紅素無論脂溶性或水溶性,無論它們的毒性大小,都是人體內應該消除的垃圾。同時膽汁在肝臟里面淤積時間長了會破壞肝細胞,引起肝損害,甚至產生膽汁淤積性肝硬化。